可可西里—美丽而寂寞的净土
可可西里蒙语意为"美丽的少女", 长江的主要源区之一。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夹在唐古拉山和昆仑山之间,周边地区大部分都是少数民族地区。西部与西藏自治区毗邻,西北角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连,面积达8.3万平方公里。
被誉为“世界第三级”、“生命的禁区”的可可西里无人区,是世界第三大,也是中国最大的一片无人区,也是最后一块保留着原始状态的自然之地。周围没屏障,地势高峻,平均海拔高度在5000米以上,这里气候寒冷,常年大风,最大风速可达20米/秒~28米/秒,年平均气温在-4℃度以下,最冷温度可达-40多度。由于空气稀薄,气压偏低,氧气稀薄,只有低海拔地区的一半,烧开水的沸点只有80多度。
这里气候恶劣,但是可可西里却是野生动物的天堂。野牦牛、藏羚羊、野驴、白唇鹿、棕熊……等青藏高原上特有的野生动物使这位少女更加妩媚动人。由于该地区是中国最大的一片无人区,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少,大部分地区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有资料显示,可可西里目前是中国动物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的野生动物多达230多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类野生动物就有20余种。
可可西里的自然环境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西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东经89?25'~94?05?,北纬34?19'~36?16。其范围为昆仑山脉以南,乌兰乌拉山以北,东起青藏公路,西迄省界。保护区西与西藏自治区相接,南同格尔木唐古拉乡毗邻,北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相连,东至青藏公路,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
可可西里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在4600米以上,最高峰为北缘昆仑山布喀达板峰(亦称新青峰或莫诺马哈峰),海拔6860米;最低点在豹子峡(昆仑山南鹿红水河横穿博卡雷克拐弯处),海拔4200米。区内地势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而东部低。可可西里山和冬布勒山横贯本区中部,山地间有两个宽谷湖盆带,地势较平坦。海拔5500米~6000米以上的山地,有现代冰川发育。如布喀达坂峰(6860)米,马兰山(6813)米,少数超过5600米的山峰也有小规模冰川分布,如东岗扎日(5882)米,冰川总面积达1700多平方公里。
本区是羌塘高原内流湖区和长江北源水系交汇地区。东部为楚玛河为主的长江北源水系,主要为雨水、地下水补给,水量较小,河流往往是季节性河流。西部和北部是以湖泊为中心的内流水系,外于羌塘高原内流湖区的东北部,湖泊众多。据统计,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107个,总面积3825平方公里,其中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7个。最大的为乌兰乌拉湖,湖水面积为544.5平方公里。
本区气候特点是温度低、降水少、大风多、区域差异较大。境内年平均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在西金乌兰湖地区有一明显暖区,最暖区年均温为-4.10C,最冷为最西边的勒斜武担措,年均温为-10.00C(推算值),最低气温46.40C,其它地区均在两者之间。
泣血的可可西里
随着青藏公路的建成、人类活动的频繁,可可西里的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垃圾遍地,污染越来越严重。非法猎杀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暴行更令人发指…… 如今青藏高原的藏羚羊总数,已由十年前的 10 万余只急剧降至 5 万余只,而且每年以 2 万只的数量减少。而反盗猎的行动仅仅停留在收缴皮张的水平上无法解决藏羚羊仍被猎杀的现实问题,目前我国的人力、财力、物力都达不到能够保住藏羚羊不被继续猎杀的程度。 以现在的猎杀速度,残存的 5 万只藏羚羊在地球上还能挣扎多久?
近年来,政府职能部门在努力采取措施,加强对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及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从1995年以来,各种环境保护组织以及多位志愿者们,为了保护长江之源可可西里的生态环境不断地努力,正在促进着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与环境道德。他们不仅以实际行动在保护可可西里的环境,还将环保意识留给当地人,带回自己工作生活的地方继续扩散,他们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关注可可西里。
高原精灵—藏羚羊
飞奔时四蹄腾空,闲步时轻盈俊秀,在“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约60万平方公里的雪域荒野上,素有“高原精灵”、“高原隐士”之美誉的藏羚羊以它特有的速度、坚韧述说着“生命禁区”的神奇、壮丽。
藏羚羊,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我国特有物种,群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严禁贸易的濒危动物。“藏羚羊不是大熊猫。它是一种优势动物。只要你看到它们成群结队在雪后初霁的地平线上涌出,精灵一般的身材,优美得飞翔一样的跑姿,你就会相信,它能够在这片土地上生存数千万年,是因为它就是属于这里的。它不是一种自身濒临灭绝、适应能力差的动物,只要你不去管它,它自己就能活得好好的。”一个去过可可西里的学生这样说。
为何要保护藏羚羊
许多人对藏羚羊所知不多,那么保护藏羚羊到底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藏羚羊仅存于中国青藏高原,是生活在海拔最高地区的偶蹄类动物,历经数百万年的优化筛选,淘汰了许多弱者,成为“精选”而成的杰出代表。许多动物在海拔 6000 米的高度,不要说跑,就连挪动一步也要喘息不已,而藏羚羊在这一高度上,可以 60 千米的时速连续奔跑 20 — 30 千米,使猛兽望尘莫及。藏羚羊具有特别优良的器官功能,它们耐高寒、抗缺氧、食料要求简单而且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疾病所表现出的高强抵抗能力也已超出人类对它们的估计,它们身上所包含的优秀动物基因,囊括了陆生哺乳动物的精华。根据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还培育不出如此优秀的动物,然而利用藏羚羊的优良品质做基因转移,将会使许多牲畜得到改良。
目前人类对藏羚羊资源的“利用”可以说是毁灭性的。人们仅仅用了它的部分皮毛,却把它的身体全部扔掉,就利用而言仅为千分之二。今天的世界已经不允许有如此之大的浪费,况且是极其珍贵的生物资源。值得庆幸的是,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秘书处和中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的共同倡议下,’99 中国西宁藏羚羊保护及贸易控制国际研讨会近日在西宁召开,来自中国、法国、印度、意大利、尼泊尔、英国等 7 个国家的代表们经过深入讨论和充分酝酿正式发布了《关于藏羚羊保护及贸易控制的西宁宣言》。宣言详尽地阐述了藏羚羊分布国、过境国和贸易消费国在保护和控制藏羚羊绒贸易中所承担的责任,呼吁《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缔约国和非缔约国为制止这一非法活动提供严厉的法律保障。这份宣言的正式发布,标志着国际间合作打击盗猎藏羚羊、制止藏羚羊绒制品非法国际贸易活动的局面初步形成,这对保护藏羚羊资源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保护藏羚羊的意义和影响绝不亚于保护国宝大熊猫。对于任何一个物种都是地球的财富,更是我们人类的伙伴,切望避免,当我们的后人需要了解藏羚羊时,却只剩下皮毛、标本和照片!
人类与环境
人们试着用各种方法接近,了解可可西里以及这片孤独寂寞的土地上的生灵。
环境的污染使很多可可西里当地人成了白内障
2005年7月24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建立首个野生动物科研站 ,建筑面积260多平方米。这个站建成后将对可可西里一带的野生动物从种群、生活习性、繁殖迁移等方面开展基础性研究,以便掌握第一手资料,对今后更加有效地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我国科学家将于2005年9月1日至10月下旬对可可西里地区进行大规模科学考察,这将是人类首次穿越可可西里核心地带。孤独寂寞的可可西里核心地带 将首次出现人类足迹。
《人类环境宣言》中说到:人类既是他的环境的创造物,又是他的环境的塑造者,环境给予人以维持生存的东西,并给他提供了在智力、道德、社会和精神等方面获得发展的机会。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
人类在不断地向环境攫取无底洞般所需的时候,也就是人类对环境负债累累的时候。而所有欠下的债务最终都是要偿还的,对环境的戕害,最终获得的必定是环境的报复,环境报复将成为人类迎来的最大报复。
可可西里生态保护大事记
1992年以前,每年都有五六万人进入可可西里淘金;而随着藏羚羊绒纺织制品“沙图什”在西方的走俏,可可西里每年至少有2.5万只藏羚羊遭到猎杀。
1992年,青海省治多县委为“保护和开发可可西里的资源”成立了西部工作委员会,治多县县委副书记索南达杰任第一任书记。
1994年1月18日,索南达杰和4名队员在可可西里抓获了20名盗猎分子,缴获了7辆汽车和1600张藏羚羊皮,但他在押送歹徒行至太阳湖附近时,遭盗猎分子袭击,中弹牺牲。几天后,当搜寻小组找到他时,索南达杰依然保持着半跪的射击姿势。
1995年5月,时任玉树州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的扎巴多杰主动要求辞职,重新组建西部工委,并成立了一支武装反偷猎队伍,命名为野牦牛队,意在像野牦牛一样坚韧、勇猛、能吃苦。野牦牛队当时共有64人,除少数是治多县的机关干部外,大部分是从社会上招募的退伍军人和待业青年,甚至有被感化的前盗猎分子。在反盗猎的同时,扎巴多杰一直为成立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奔走呼吁。
1997年年底,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成立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但管理局放弃了西部工委和野牦牛队的基础另行成立,曾任曲麻莱县副县长的才嘎被任命为局长。使命相同的可可西里管理局和野牦牛队并存3年,但两支队伍水火不容,并曾有肢体冲突。
1998年11月8日,扎巴多杰离世。梁银权成为西部工委第三任书记、即野牦牛队第二任队长。野牦牛队自成立至撤并,共破获盗猎案件数十起,查缴藏羚羊皮近万张。野牦牛队的反盗猎成绩举世瞩目。
2000年年底,中共玉树州州委发文决定撤销西部工委,野牦牛队的名称亦不允许再被使用。除几名干部回到治多县工作外,野牦牛队有24名队员成为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成员,其中3名正式工、21名临时工。